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等,传说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据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摘自《离骚》等。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馆特举办“粽爱端午,情系中华”特色社教活动,学习端午节的来历、聆听屈原的故事,体验亲手包粽子,让同学们玩中学,学中思,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时间:2017年5月28日 10:00——11:30
地点: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内
活动内容:沉浸式教学体验
1、听“屈原”讲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学习如何包一个美味的粽子;
3、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领略1927年的大武汉;
人数:30人(人数有限,先到先得)
报名热线:027-88850322
参与我们的活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像屈原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