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革博公告

2014年第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发布时间:2014-06-11    来源:湖北革命博物馆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文化遗产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0项)
  
     年份                    项目 2001年1项             昆曲 2003年1项             中国古琴艺术 2005年1项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07年1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9年22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端午节、妈祖信俗 2010年2项            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1项            皮影戏 2013年1项           珠算
 

 

武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黄鹤楼传说 市群众艺术馆 2 Ⅰ-2 伯牙子期传说 汉阳区、蔡甸区 3 Ⅰ-3 木兰传奇 黄陂区 4 Ⅰ-4 “贱三爷”的故事 蔡甸区 5 Ⅰ-5 “惟楚有材”传说 武昌区 6 Ⅰ-6 卓刀泉传说 洪山区 7 Ⅰ-7 黄陂民间彩词 黄陂区 
  二、民间音乐(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 Ⅱ-1 单弦拉戏 江汉区 9 Ⅱ-2 汉口码头号子 硚口区 10 Ⅱ-3 八十八行 新洲区 11 Ⅱ-4 牌子锣鼓 新洲区 
  三、民间舞蹈(1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Ⅲ-1 高龙 汉阳区 13 Ⅲ-2 武狮 汉南区 14 Ⅲ-3 武汉采莲船 江夏区 15 Ⅲ-4 天狮子 蔡甸区 16 Ⅲ-5 扑蝴蝶 蔡甸区 17 Ⅲ-6 五虾闹鲢 蔡甸区 18 Ⅲ-7 鳖鱼灯 黄陂区 19 Ⅲ-8 高跷故事亭子 黄陂区 20 Ⅲ-9 墨龙灯 黄陂区 21 Ⅲ-10 高跷狮子 新洲区 22 Ⅲ-11 高跷亭子 新洲区 23 Ⅲ-12 高台狮子 新洲区 
  四、传统戏剧(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4 Ⅳ-1 汉剧 已入选国家级名录 25 Ⅳ-2 楚剧 已入选国家级名录 26 Ⅳ-3 黄陂花鼓戏 黄陂区 27 Ⅳ-4 新洲皮影戏 新洲区 
  五、曲艺(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 Ⅴ-1 湖北评书 武汉说唱团、市群众艺术馆 29 Ⅴ-2 湖北小曲 武汉说唱团、市群众艺术馆 30 Ⅴ-3 湖北道情 武汉说唱团、市群众艺术馆 31 Ⅴ-4 湖北渔鼓 武汉说唱团、市群众艺术馆 32 Ⅴ-5 湖北大鼓 武汉说唱团、市群众艺术馆 
  六、杂技与竞技(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3 Ⅵ-1 武汉杂技 武汉杂技团 34 Ⅵ-2 顶碗 武汉杂技团 35 Ⅵ-3 木兰武术 黄陂区 
  七、民间美术(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6 Ⅶ-1 武汉面塑 江岸区 37 Ⅶ-2 小口径瓶内画技艺 硚口区 38 Ⅶ-3 人物透雕工艺 武昌区 39 Ⅶ-4 武汉剪纸 青山区 40 Ⅶ-5 明式家具微缩技艺 青山区 41 Ⅶ-6 木雕船模工艺 硚口区 42 Ⅶ-7 黄陂木版年画 黄陂区 43 Ⅶ-8 武汉泥塑 黄陂区、江岸区 
  武汉市传统手工技艺(1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 Ⅷ-1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 江岸区 45 Ⅷ-2 汉口荣宝斋书画装裱 江岸区 46 Ⅷ-3 武汉煨汤技艺 江岸区 47 Ⅷ-4 汉绣 江汉区 48 Ⅷ-5 圆木微缩技艺 汉阳区 49 Ⅷ-6 武汉花灯扎制技艺 汉阳区 50 Ⅷ-7 蔑扎风筝工艺 武昌区 51 Ⅷ-8 武汉“过早” 武昌区 52 Ⅷ-9 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 武昌区 53 Ⅷ-10 武汉面窝制作技艺 武昌区 54 Ⅷ-11 青山麻烘糕制作技艺 青山区 55 Ⅷ-12 高洪太铜锣制作技艺 洪山区 56 Ⅷ-13 黄陂榨油技艺 黄陂区 
  九、传统医药(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7 Ⅸ-1 叶开泰中医药传统 江汉区 58 Ⅸ-2 马应龙制药传统 武昌区 
  十、民俗(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9 Ⅹ-1 汉正街招牌 硚口区 60 Ⅹ-2 汉阳归元庙会 汉阳区 61 Ⅹ-3 木兰庙会 黄陂区 62 Ⅹ-4 旧街花朝节 新洲区 

关于革博 | 联系我们 | 参观须知 | 资料下载 | 网站统计| 馆藏查询

馆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 鄂ICP备13015435号-1 鄂ICP备13015435号-2 技术支持: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